什么是烧结陶瓷用的窑粉?烧结陶瓷窑粉的作用与使用
烧结陶瓷用的窑粉(也称为窑炉粉、隔离粉或垫粉)是陶瓷烧制过程中用于防止坯体与窑具(如棚板、支柱等)粘连的高温耐火材料。其主要作用、成分及使用方法如下:
1. 主要作用
防粘连:在高温下,陶瓷坯体可能软化或釉料熔化,窑粉可避免坯体与窑具直接接触导致的粘结。
缓冲应力:减少坯体与窑具因热膨胀系数差异产生的应力,防止开裂。
保护窑具:延长窑板、支架的使用寿命,避免釉料或坯体材料污染窑具。
2. 常见成分
窑粉需耐高温(通常需承受1200℃以上),常见成分包括:
氧化铝粉(Al₂O₃):高耐火性,适用于高温烧结(如骨瓷、高温釉)。
氧化锆粉(ZrO₂):超高耐火性,用于精密陶瓷或特殊高温工艺。
高岭土或煅烧黏土:成本较低,适用于中低温烧结。
石英砂(SiO₂):需注意高温下可能与坯体发生反应。
复合配方:多种材料混合,平衡成本与性能。
3. 使用方法
铺撒法:在窑板或支架上均匀撒一层窑粉,再放置坯体。
浆料涂覆:将窑粉与水调成浆,涂刷在窑具表面,干燥后使用。
垫片/颗粒:预制成垫片或颗粒,直接垫在坯体与窑具之间。
4. 注意事项
颗粒度:过细易飞扬污染坯体,过粗可能影响支撑平整度。
清洁性:烧成后需清理残余窑粉,避免影响成品表面。
匹配性:需根据陶瓷材质(如陶器、瓷器)和烧成温度选择合适窑粉。
5. 替代材料
在传统工艺中,稻壳灰、硅藻土等天然材料也可作为窑粉使用,但需注意纯度和稳定性。
通过合理使用窑粉,可显著提高陶瓷烧制的成品率和质量,同时降低窑具损耗。